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痹里w的一闋《滿江紅》讓我們知曉了這世上有座賀蘭山。
賀蘭山,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西北部的巖石山脈,植被稀疏,顏色灰暗,南北走向,如馬似奔,800年前黨項族西夏王朝居住地。岳飛空懷一腔熱血,其戰車終究未能跨越千里踏破賀蘭山任何一座關隘。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水則并無岳飛那樣的禁忌,它從青藏高原巴顏克拉山一路狂奔而來,在甘肅蘭州拐了個彎,向北流向賀蘭山,硬是從賀蘭山下滋潤出了“塞上江南”——銀川平原。
大約六七年前,一個叫袁東彪的人突然開始崇拜起賀蘭山下這片神奇的土地,先后流轉了3800畝農田,以一種宗教式的虔誠,培育出了國內真正意義上的有機水稻。在袁東彪的成品庫,看著那一粒粒圓潤如珠、白皙如出浴嬰兒的超國標有機大米,我心里微微有些感動——
這哪里是大米??!這分明是銀川市勞模袁東彪借自然之力凝結而成的賀蘭山下水土的精魂!

袁東彪的微笑,自有一股滲透心靈的力量
一、一張50萬元銀行卡觸發的心思
袁東彪,1966年以排行第二的身份成為銀川市永寧縣一家農戶的兒子。1982年,他在永寧縣中考中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被常州輕工業學校(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前身)錄取?!靶值芙忝?個,家庭負擔重,就是想早點工作?!痹瑬|彪解釋說。
他的名字時代感很強,一個“彪”字,含義更是特別:據說通常母虎生育不超過兩胎,若有第三胎,便是彪;彪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是一種排在虎豹之間的神秘動物。袁東彪的神秘在于:明明有5000平方米農用物資銷售店鋪,也很賺錢,卻偏偏要一步步轉讓出去,到鄉下去種水稻,做很難賺錢的農業。
“母校老校區周圍都是稻田,上學四年看慣了稻菽千重浪,會不會因為這個讓我對水稻產生了感情?”袁東彪經常用這句半開玩笑的話來應付別人不解的眼光。
1986年,他從塑料成型工藝及設備專業畢業,作為寧夏回族治區的委培生,直接進入了自治區重點企業——寧夏第一塑料廠做了技術員,后來做了生產科副科長、科長,再后來做了生產副廠長,承包了一個車間,3個月扭虧為盈。按照合同他可以拿3000元獎金,硬是沒好意思拿。1998年辭職自主創業,專做農膜等農資銷售生意,門店從90平方米擴大到5000平方米,一年幾千萬的銷售額,在永寧也是數一數二的農資銷售商了。
“那年離開工廠時我口袋里只有700元?!薄?00元?按照我的想象,袁東彪說這話時應該表現出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創業艱難百戰多”的悲愴感。但是他沒有,他說從學校畢業至今一直很順,包括農膜在內的農用物資銷售一直順順利利。
2006年,袁東彪等人做東,召集工藝822班同學在銀川永寧縣舉辦畢業20周年班慶活動,大家走在永寧那干旱得長不出草的田埂上,議論著要像袁東彪那樣拿些錢資助這里的貧困生。其中有位叫金才慶的常州同學當場拿出50萬元的銀行卡,委托袁東彪落實資助對象。
按理說金才慶當時還算不上太大的老板。感動之余,袁東彪提出:“要不我們合伙搞個項目,你用著50萬元入股,讓幫困助學可持續?”
合伙搞個項目?什么項目呢?袁東彪的一句話,讓大家思考了5年多。
2011年年底,袁東彪去澳洲考察途經上海,一個電話把在母校所在地常州創業的金才慶、朱佳忠兩位校友召到了浦東機場。一頓飯后,他們決定共同出資200萬元注冊成立“寧夏裕稻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由袁東彪領銜,負責在賀蘭山下種水稻。
就這樣,原本只是三人合伙在主業之外搞的一個愛心小項目,沒承想袁東彪一步步搞大了,最后干脆將5000平方米的農資公司轉讓了出去,一心一意種水稻。
“這么大規模的水稻種得順利嗎?”我再次用“順利”一詞發問。
“順利啊,天時地利人和?!痹瑬|彪站在田頭,極目眺望3800畝橫直豎平的水稻田,目光再慢慢收回,細細觀察腳下的田畝,就像欣賞一幅心儀的畫。他的眼睛里有一種慈光,與這片土地粘連在了一起。
一項發心于愛的事業,自有其感天動地的力量。公司自成立以來,每年資助貧困生5萬元;此外,袁東彪還經常個人掏腰包助困,并不時私訪資助款的落實情況。
賀蘭山下土地干渴,需要大量水分,猶如嗷嗷待哺的學生。也是奇了怪了:一片干渴得連雜草都不容易長出來的土地,卻能培育出全國最好的有機水稻!

低溫保存的有機水稻

大米加工廠一角

從這里可以詳細觀察3800畝水田的狀態
二、蛇皮袋裝著130萬,坐在田埂給農民分錢
談起這位銀川市人大代表,現在常州的同班同學金才慶的表情用“眉飛色舞”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2011年年底我們三人在浦東機場合計說是要種水稻,剛過年袁東彪就電話我們說1800畝水田弄好了——天哪!我們投資款都沒有打過去,1800畝啊!”驚訝,佩服,金才慶一驚一乍地給我們講述著發生在賀蘭山下的“拍案驚奇”。
“那天我去銀川找他,從河東機場直接打的27公里到達基地,剛好碰上袁東彪給農民分錢——我的天哪,他們用蛇皮袋裝了130萬,坐在田埂上,當場丈量土地,按每畝一年流轉費725元當場分錢。我說你就不能通過銀行打款?東彪說,當場分錢,農民心里踏實。”
永寧縣政府對這一規?;F代農業項目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大開方便之門,從土地流轉、村民搬遷、政府補貼款落實,到田間汽車行車水泥路的鋪設、田間水渠的開挖等等,真可謂呵護到了家。
仁厚養人脈。袁東彪為人的仁厚,讓他們三人的愛心項目如魚得水。
“農民土地給你們了,他們怎么辦?”我問出了很多人想問的問題,畢竟農民是弱勢一方。我抬頭朝著這幾千畝地放眼望去,只是偶爾看到個人影在田間晃動,這農民都到哪里去了?
袁東彪扳著手指頭給我們算了一筆賬:農民自己種一畝地,刨去成本,最多收益500元,如果把人工算進去,他們是虧損的?,F在公司每年每畝補貼700到900元土地流轉費,他們還能去其他地方掙錢。大部分人都愿意把田拿出來參與流轉。公司只是經營權,土地承包權還在農民手里。個別農民一時轉不過彎來要自己耕種,一年后掐指一算,又把田給了公司。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3800畝田需要900多人耕種,而我們正式職工只有6人,都是規?;瘷C械化作業,公司是靠效率盈利。
3800畝,大小約等于常州科教城東西區面積的總和。109國道從他們的西側畫出了一條南北走向的直線,幾道東西向5米寬的水渠,都用混凝土預制件進行了坡面加固。夏天來臨,一片綠油油的水稻,田畝間縱橫的水泥道路以及大小水渠格田成方,每條路邊都哨兵似的站立兩排金葉榆樹,把3800畝田地裝飾得就像天安門前間隔成方的閱兵隊伍。在種植基地中央,幾十間生產加工用房如綠色海洋上的不沉之舟。移動公司特地為他們修建了幾十米高的信號塔,如舟上桅桿,似綠海燈塔。袁東彪經常會開著車在田間大道上行駛,如駕一葉扁舟趕海的弄潮兒。
“下一步,我們還將把基地北面的5000畝地流轉過來?!?/span>
晴空萬里,幾十公里外的賀蘭山隱約可見。此時,我很想飛上藍天,從高空鳥瞰袁東彪究竟下著多大的一盤棋,看賀蘭山是如何似灰色的駿馬向北朝內蒙方向奔跑,將山西面的沙漠與這里的農田隔開,看基地東面的黃河如何自南向北一路浩歌。
苦于身無彩鳳雙飛翼,我只能用這詩人般的想象,去體認作為永寧縣龍頭老大、將來還將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龍頭老大的水稻種植戶的氣魄。

理念超前的太陽能滅蟲燈,用大自然的能量解決大自然的問題


900人才能種得過來的地,現在6個人全包,靠的就是這些先進的農用機械
三、他在凝結賀蘭山下水土的精魂
在占地30畝的辦公區內,靠北一排是辦公用房;靠東一排遮雨棚內,多架大型機械化農具排著隊在休息,一架價值就是幾十萬;南側一排房是墻壁厚度達40公分大型碉堡似的隔熱稻谷倉庫;西側則是大米加工區,價值230萬元的流水加工線讓我們上上下下拐來拐去轉悠了好長時間——稻谷從倉庫通過一個洞口被吸進管道,經過11道風口的篩選后再被剝去包衣成為圓潤的大米。國標要求有機大米碎米率控制在8—10%之內(超市大米碎米率達30—40%),而裕稻豐公司大米碎米率控制到了8%以下,以盡可能保留大米的營養、提升口感。目前公司的資產已經達到3000萬。

40公分厚的倉庫墻體,讓有機水稻進了低溫箱
袁東彪戲稱自己是公司唯一一名“脫產干部”。此刻包括一名原本是村支書的裕稻豐農場場長都到田頭料理農活去了,畢竟大棚里的秧苗都在齊刷刷地成長,很快就要插秧了。
坐在袁東彪的辦公室,周圍一片靜寂,靜得似乎可以聽到幾公里外黃河水緩緩流過的聲音。

辦公室靜謐得似乎可以聽到幾公里外黃河的流水聲

移動公司新建的信號塔將基地的種植信息傳送到管理人員手機


大棚育秧苗
這里的黃河,一改人們印象中驚濤駭浪的形象,變得溫柔纏綿。銀川屬于干旱地區,且早晚溫差大,使得農作物病蟲害難以生長。賀蘭山以其父親般偉岸的身軀擋住了西北的寒流和沙漠,黃河水以其母親般的情懷滋養著銀川平原的一代代子孫。常年干旱卻從不缺水,且日照時間長,使得銀川平原成了名副其實的天然糧倉。這里水稻栽植歷史悠久,寧夏大米曾居清代“貢米”之列??滴踉L寧夏時,欽點為宴席主食,被稱為“珍珠粳米”,又譽為“朔方貢米”。寧夏大米不僅產量豐盈,而且以品優質佳著稱,兼具“粒圓、色潔、油潤、味香”四大優點,蛋白質、脂肪含量尤高,極富營養價值。用其蒸制的米飯,潔白如脂,粒粒晶瑩,黏而不膩,油潤香口。
袁東彪與黃河水有著不解之緣。他初中三年雖成績優秀,卻從未領到過“三好生”獎狀——畢業中考時考了全縣第一被學校補評為“三好生”,但至今沒拿到證書——因為他多次帶著同學進漢渠游泳,多次被老師狠批。
漢渠是漢朝的“引黃灌溉”水利工程,與秦渠、唐渠和60年代修建的西干渠一起把平川潤澤成“塞上江南”。四渠如人體動脈,將上游的汩汩黃河水引入田畝,多余的水又可排出進入黃河下游。造物主的青睞,讓銀川平原與都江堰一起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自流灌溉區,不需要一分錢電費,水隨人意,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天下黃河富寧夏”絕非空穴來風。

開鑿于漢朝的漢渠,是銀川“引黃入灌”四渠之一


政府開鑿的惠農水渠讓這里流水汩汩
立夏過后,整個銀川平原彌漫著沙棗花的悠悠甜香。晚飯后,隨風潛入夜,讓人沉醉。從裕稻豐水稻種植基地到永寧縣城,車行13公里。小城街道清靜,散步經過永寧縣一中門口,袁東彪駐足不前,順著他的目光向圍墻內觀看,一群中學生背著書包正離開教室。這是他常年資助的兩所中學之一。從袁東彪的言談舉止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賀蘭山下這片土地的眷戀,對黃河之濱這群孩子的關愛——這可能正是他內心滿足和寧靜的深層次原因。
在采訪袁東彪的三天時間里,他提到最多的事情是常州求學期間老師的關愛如何深深地影響著他的人生,影響著他公司的走向——原來,關愛是一根接力棒,是可以傳遞的。他帶著愛種植水稻、凝結賀蘭山下水土的精魂,并通過這一粒粒水土的精魂向黃河的子孫、華夏兒女傳遞自己的關愛。

多年來心系母校、感恩母校,袁總提出要與母校張濤老師合個影
“我為什么要搞農業?因為農業是綠色的事業,是真正可持續發展的事業。我想讓自己慢下來,看莊稼從幼苗慢慢長大,看水土交融慢慢凝結成金黃的稻谷,再經過11道風口篩選吹凈后蛻變為晶瑩的大米,看這些純凈的大米怎樣慢慢喂養天真的孩子,怎樣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餐桌上令人驚嘆的白米飯?!?/span>
這位裕稻豐老總,有著陶潛般歸園田居的心境,又兼具儒家修身、齊家、濟天下的作為。農民的淳樸和現代企業家的眼光和氣魄,在他身上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陪同我們走了一段之后,他要回家了??粗挪蕉鴼w的背影,我突然有一種奇妙的感覺:他不就是賀蘭山下的水土育養出來的一株成熟的稻穗嗎?秋來金燦燦,風來田畝香,袁東彪用一顆愛心,把自己的日子過成了詩。
四、天柱折斷,他要用良心重建一座不周山
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了這樣一則傳說:“昔者,共工與顓頊(zhuān xū)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焙芫煤芫靡郧?,共工與顓頊爭著想做帝,共工一怒之下用頭撞擊不周之山,于是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系掛地的繩子斷了。天空朝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動;大地朝東南方向傾斜,所以江河泥沙朝東南方向流去。寧夏著名學者高嵩在研究了賀蘭山巖畫中的文字后得出結論:不周山就是銀川西北的賀蘭山。

賀蘭山巖畫
遠古時代,有人為名為利,可以不顧天地反復、生靈涂炭;當今社會,為了金錢,有人可以昧著良心大量生產有毒食品,只要食品不進我的口,哪怕世上洪水流。袁東彪要用自己的良心,在這3800畝土地上,重建一座誠信的不周山。
2012年初,寧夏裕稻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賀蘭山下、黃河之濱注冊成立。然而公司雖號稱“生態農業”,成立至今,卻從未生產過一粒綠色、生態大米。
“綠色、生態大米檔次太低,我們只生產有機大米——要做就做最好的?!痹瑬|彪指著櫥柜里已連續7年認證合格的農業農村部《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對我們說。證書上清清楚楚這樣記載:初次發證日期——2014年3月20日;本次發證日期:2017年11月23日;有效期限:2017年11月24日—2018年11月23日。
有機產品一年一認證,除了年底的專家集中審查外,平時還有兩次不打招呼的突擊抽查檢測。整個認證從土壤、空氣、周邊環境、水源、種子,到田地的外來投入品(肥料)、稻谷、米粒、加工過程、包裝,總共20多個環節項目。而且剛開始還要經歷三年的轉換期,按照有機食品的生產標準對土壤環境進行觀測改造,前三年的大米必須標注“中國有機轉換產品”字樣方可銷售。
裕稻豐公司的有機產品認證之路,走得順順當當。當農業農村部農村專家從北京趕來一看這里天朗氣清、常年干旱、病蟲害難以生長,很多項目就順利通過了,何況公司成立之初就聘請了好幾位專家顧問呢。
綠色食品或者說生態食品的生產,只要農藥、化肥、激素使用不超標即可,也不禁止基因工程;有機食品的生產,絕對不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一旦使用,我們舌尖雖沒法鑒別,專家一檢測,昭然若揭?;蕰雇恋匕褰Y,一畝地化肥成本只要200元;使用牛羊糞等有機肥料,一畝地肥料成本達600元,但土地會改良得越來越好。有機食品生產種子都是特供的,絕對禁止轉基因。裕稻豐有機大米受益于賀蘭山地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東北大米只有極少數能夠達到裕稻豐的水準。這里的有機水稻種植水平在全國處于什么地位?公司櫥窗陳列的幾十塊獎牌中有兩塊農業農村部的牌子:“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水稻)”“全國有機水稻技術標準優秀驗證基地”。
種植有機水稻有點像小孩“辦家家”,稻田要分成很多正正方方的區域并編上號。雖然這里病蟲害很難生長,但公司還是投入一大筆資金在基地安裝了最新理念的太陽能滅蟲燈。這燈一路排過去,讓人懷疑這里是否要以天為幕舉行“印象裕稻豐”大型文藝晚會。鳥雀時來“拜訪”,來的都是客嘛,于是他們在田頭埋入了滴灌裝置,種上向日葵供鳥雀食用以保護稻谷。邊緣區域按照要求必須設置16米寬的隔離帶,而裕稻豐的隔離帶寬達24米,有3條路、兩條溝渠和路上兩排筆直的白楊樹作為屏障。從邊緣區域到核心區域,大米也從6元到20元1斤不等。

寬度24米的隔離帶,將裕稻豐公司隔離成一個精品大米生產基地

他用向日葵招待麻雀、喜鵲和布谷鳥
一般水稻畝產達1500斤,大米2—3元1斤,而裕稻豐的有機水稻畝產最高只有800斤,加工成標準國標有機大米只有400斤,每斤賣7元以上才能盈利。
“如果你們用一般大米冒充有機大米,豈不是可以有幾倍的利潤?”
“不可能。有機認證還包括產量認證,我們能生產多少有機大米農業農村部認證中心清清楚楚,一個5公斤的大包裝盒上有認證碼,里面的分包裝還有認證碼,手機一掃,是李逵還是李鬼,一清二楚。再說,如果純粹為了掙錢,我來做農業干什么?”袁東彪的一席話讓我徹底打消了顧慮,當即要求他把公司的微信購物平臺二維碼發給我。

微信掃描就能進入公司購物平臺
這里信號很好,移動公司專門為這個區域修建了信號塔,政府劃撥1600萬以項目投入的方式為這塊區域安裝了監控系統,讓公司管理人員隨時可以打開手機查看田里情況,收集種植數據。不久的將來,顧客都可以通過手機觀看定制水稻的生長情況,一路觀看青蔥秧苗怎樣一步步變成珍珠大米。

這里的探頭,將來可以讓全球客戶實時觀察自己定制水稻的生長情況
袁東彪向來低調,性情平和。被評為“永寧縣十佳農民”“最美永寧人”,他托人找關系把自己從名單中刪除了。有人推薦他做永寧縣政協常委,他不肯?!叭思彝腥苏谊P系想進政協,你咋還不肯進來?就你了!”政協主席吼了一聲,他無奈地進去了。銀川市勞模他榜上有名,他也是無奈地拿著一張表格蓋了16個章補交了上去。“開政協會議穿上西裝我都不知道怎么走路了,而且還必須接受電視臺采訪?!背苏f會議上的任務性采訪,百度“袁東彪”三字,竟找不到一條關于他的報道。中央7套來采訪他,他拒絕了。
袁東彪戲稱自己“胸無大志”:“老老實實做人,舒舒服服做事,有能力、有機會獻點愛心,這就是我人生。”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們正一起在永寧縣城內莊嚴肅穆的納家戶清真寺參觀,我發現:此刻袁東彪說話的神情,就像穆斯林一樣虔誠——盡管他不是穆斯林。
準確地說,誠信并不是袁東彪的追求,而是他習慣了的一種工作態度和生活方式。良心在,從來不曾惹塵埃,世俗的不周山倒塌了,他心中的天柱從來就不曾折斷,而且正借助于這3800畝土地外顯于形。袁東彪的誠信,終將成為賀蘭山眾多巖畫中的一幅,壁立千仞,風雨不蝕。

所屬二級學院:材料工程與技術學院
班級:塑料成型工藝及設備822班
班主任:張金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