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介紹
專業代碼:550103 | 招生對象:普通高中/職高畢業生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群核心專業 校級優秀思政示范專業
【專業背景與概述】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媒體藝術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是信息學科向文化藝術領域拓展的新方向,是一門融合藝術、技術與創意的跨學科專業,該專業緊密結合數字媒體的發展趨勢,注重藝術與技術的融合,學習人工智能的操作邏輯,旨在讓學生既懂技術又兼顧藝術,不僅能夠創作出富有美感和藝術性的數字化作品,還能夠熟練掌握數字媒體應用技術,為各類媒體平臺提供品牌視覺設計、交互界面設計、視頻策劃傳播、虛擬現實數字展示等綜合設計服務。
【培養目標與要求】
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相關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能夠在文化傳媒及現代服務產業相關領域具備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理念、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通過系統的教育與實踐訓練,具備扎實的設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及時了解數字媒體藝術的前沿動態,能夠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及相關領域進行品牌視覺設計、交互界面設計、用戶體驗設計、視頻策劃傳播、數字展示設計等。
【就業方向與前景】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行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數字媒體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領域的創新空間和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互動媒體等新技術不斷涌現,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社會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可在互聯網、文化傳媒、廣告、影視、游戲等領域從事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電商視覺設計、交互設計、界面設計、展示設計、視頻后期等工作。隨著數字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該專業的就業前景十分廣闊。本專業始終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積極與企業合作,不斷更新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同時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從而推動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發展。
【專業優勢與特色】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以技術創新融合為基石,在掌握前沿技術的同時,發揮藝術創意,專業的跨界整合能力強,能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與技能有效結合,為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性,從而滿足行業需求廣泛的特點。專業實踐操作性強,注重實戰能力的培養。就業前景廣闊,結合藝術與科技,更能適應市場多變的需求。創意實現平臺多,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創作和展示空間。注重培養創新思維,讓學生在技術與藝術的交融中探索無限可能,在不斷挑戰與嘗試中,挖掘自身潛力,實現自我價值。
【產教融合】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與長三角地區多個相關行業協會和業內知名企業達成深度合作關系,這些企業廣泛分布于數字交互、新媒體文化、影視傳播、虛擬現實展示等多個領域,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實踐與就業空間。與常州市廣告商會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和上海墨桐花開有限公司合作,承接支付寶外包設計項目,學生在學習期間就參與企業實際項目,實現了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使學生在校內就能體驗到行業前沿的設計環境。
【主要專業課程介紹】
攝影與后期表現:是一門涵蓋了攝影技術和后期處理技術的綜合性課程。掌握數碼相機及手機的光圈、快門、曝光、景深、ISO、焦距以及構圖、用光、布光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完成數字媒體設計中的圖像采集任務,在后期處理部分,課程會介紹修圖的硬件要求、修圖軟件的安裝和設置、色彩管理等內容,熟悉攝影的總體工作流程,具備攝影助理及相關后期編輯能力。
數字插畫:該課程結合了藝術、設計和商業的要素,旨在培養學生具備商業插畫創作、設計和應用的能力。包括繪畫軟件的使用、繪畫技巧的訓練、數字插畫的應用以及個性化創作等。學生將學習使用各種繪畫軟件,如PS、AI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式繪畫等,學生將了解如何將數字插畫技術應用于不同的領域,為創作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思路。
短視頻策劃與制作:是一門結合創意、技術與市場需求的綜合性課程。學生將學習短視頻的基本概念、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掌握短視頻的策劃、創作和制作技巧。課程將涵蓋短視頻的選題策劃、拍攝技巧、剪輯技術、特效處理、音效設計等多個方面,使學生能夠全面了解短視頻的制作流程和技術要求。學生將學習如何結合品牌特點和受眾需求,打造有吸引力的短視頻內容,并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有效的傳播和推廣,提高創意思維和市場敏銳度,為學生在廣告、媒體、營銷、影視等領域提供廣泛的職業發展機會,也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或創業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電商視覺設計:旨在培養學生掌握電商視覺設計的核心技能和知識,以便能夠設計出吸引人、提升用戶購物體驗的電商頁面。課程將涵蓋電商網站的視覺配色設計、店鋪標志設計、店鋪首頁設計、商品詳情頁設計、推廣圖片設計以及網店促銷活動頁設計等多個方面。課程還強調電商視覺設計與營銷的結合,學習如何從營銷的角度來解析電商視覺設計,如何通過視覺設計來提升商品的吸引力、增加用戶購買意愿。這對于今后從事電商設計、電商運營等相關職業的學生來說,將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數字版式設計:旨在培養學生掌握數字排版設計的核心技能,以便能夠熟練地進行頁面布局、文字排版、圖像處理等數字版式設計工作。學生將學習數字排版設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頁面布局、文字排版、圖像處理、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知識。課程將涵蓋數字排版設計軟件的使用技巧以及排版設計的實際操作流程,如版面規劃、字體選擇、行距調整、圖片排版等。這對于今后從事平面設計、界面設計等相關職業的學生來說,將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課程的學習也將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的設計需求,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交互媒體設計:是一門涵蓋人機交互、用戶體驗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課程。學生將學習交互媒體設計的基本概念,包括界面設計、信息架構設計、用戶研究、用戶場景模型設計等。教授學生如何通過設計策略與方法,提升用戶在使用交互媒體產品時的滿意度和便捷性,這包括設計研究、用戶體驗要素、交互設計原理等方面的內容。學生將通過完成原創課題設計,實現知識內化,掌握設計要素與方法技能。同時,他們還將學習數字處理技巧與創作、制作方法,嘗試創作出具有藝術性與實用性的交互媒體作品。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將能夠熟悉交互媒體設計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具備跨學科思維與方法,為未來的專業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數字動效設計:是一門專注于數字動畫和動態效果設計的課程。它結合了藝術、技術和設計等多個領域,旨在培養學生掌握數字動效設計的核心技能,為數字媒體、廣告、游戲等行業提供高質量的動態視覺體驗。學生將學習數字動畫的基本原理和運動規律,了解時間、節奏、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在動畫設計中的應用。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專業的動效設計工具來創建各種動態效果,用戶體驗設計也是數字動效設計課程的重要部分,例如引導用戶操作、解釋功能和提供反饋等,學習如何將動效設計與整體的用戶體驗設計相結合,確保設計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品牌視覺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品牌的核心價值,并通過視覺元素將其傳達給消費者。在品牌視覺設計課程中,學生將學習如何運用各種視覺元素,如標志、色彩、字體、圖像等來塑造和傳達品牌形象。學生還將通過市場調研、消費者定位和產品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所選擇品牌的特點和需求。他們需要知道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理解中國文化心理的趨勢,以確保設計出的品牌形象符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期待。品牌視覺設計課程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課堂實踐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品牌策劃、品牌視覺形象設計及自主創業品牌孵化的能力。
信息可視化設計:是一門專注于將復雜數據和信息轉化為直觀、易理解的視覺形式的課程。學生將學習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以及如何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具有藝術性和實用性的視覺作品。他們還將學習使用各種可視化工具和技術,如數據可視化軟件、圖形設計工具等,來創建各種類型的可視化作品,如信息圖表、數據可視化報告、交互式數據可視化等。信息可視化設計課程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通過案例研究、實踐操作和團隊合作等方式,學生將有機會實踐并探索如何將信息可視化設計應用于各個領域,如商業、醫療、教育等,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以及提高他們在各個領域中的信息傳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界面設計:是一門專注于用戶界面設計的課程,主要涉及應用程序、移動設備、車載界面、智能家居等數字產品的界面設計。幫助學生掌握界面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學生將學習如何進行用戶需求分析、信息架構規劃、交互設計以及界面設計等方面的內容。他們需要理解用戶體驗的重要性,并掌握如何通過設計元素(如顏色、字體、圖標、動畫等)來構建清晰、一致的界面。他們將通過實踐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界面設計的流程和方法,并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將通過參與實際項目,學習如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場景,并與其他團隊成員緊密合作,共同完成高質量的界面設計作品。界面設計課程是一門涉及多個領域(如人機交互、用戶體驗、視覺傳達等)的綜合性課程,它對于在互聯網、移動應用、游戲等領域培養具有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界面設計師具有重要意義。
數字視頻剪輯:是一門專注于視頻剪輯和后期處理的課程,幫助學生掌握數字視頻剪輯的基本技能,包括剪輯、特效處理、音頻調整等,以便他們能夠在影視、廣告等領域中勝任相關工作。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專業的視頻剪輯軟件,對視頻素材進行剪輯、拼接、調整等操作。他們將學習基本的剪輯技巧,如鏡頭切換、畫面調色、音頻處理、運動跟蹤、綠幕摳像等,以及如何使用特效和轉場來增強視頻的視覺效果。課程強調實踐操作和項目實踐,通過讓學生參與實際項目,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課程還將介紹一些行業標準和流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行業需求,它對于培養學生掌握數字視頻剪輯技能、提高他們在影視、廣告等領域的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數字建模:是一門使用C4D軟件進行三維建模的課程,廣泛應用于電影、電商、廣告、游戲和建筑設計等領域。學習使用C4D進行三維建模,包括創建三維物體、調整物體屬性、添加貼圖、材質和光源等步驟,學習各種建模技巧和方法,如幾何體堆砌、一體布線建模等,以及各種優化技巧,以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質量。通過參與實際項目,學習如何將C4D建模技術應用于傳媒、廣告、游戲等實際場景,提升實戰能力。數字建模C4D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它對于培養學生掌握C4D建模技術、提高他們在傳媒、影視、廣告、游戲等行業的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數字展示設計:是一門融合數字技術與藝術設計的課程,培養學生掌握數字展示設計的核心技能,以便他們能夠在展覽、展示、傳媒等領域中勝任相關工作。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數字技術和設計軟件來創建各種展示內容,包括數字展板、互動裝置、虛擬展示等。了解數字展示設計的行業標準和趨勢,學習使用各種數字技術和設計軟件,如3D建模、AR/VR技術、動態圖形等,來創建數字展示內容。通過參與實際項目,將所學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踐,提升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挖掘自己的創新潛力,數字展示設計課程是一門充滿創意和挑戰的課程,它對于培養學生掌握數字展示設計技能、提高他們在展覽、傳媒等領域的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AIGC智能創作:是一門融合了人工智能技術與創作實踐的綜合性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掌握AIGC技術在藝術設計創作領域的應用能力,課程將涵蓋AIGC技術的基本原理、應用場景以及創作實踐等多個方面。學生將學習如何利用AIGC技術進行智能創作,包括文本創作、視覺設計、視頻生成等多個領域。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將能夠掌握AIGC技術的核心算法和模型,了解其在創作中的應用方法和技巧,并具備將AIGC技術應用于實際創作中的能力。通過系統地學習和實踐,學生將能夠掌握AIGC技術的核心知識和技能,并具備創作出高質量、富有創意的作品的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訓場所】


|


|



【專業師資力量】
本專業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專業教學團隊由專任教師和來自行業企業的資深設計師、企業家等兼職教師組成,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相關領域普遍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專任教師中,碩士以上學歷占90%以上,雙師率達100%,多人為骨干教師,與企業合作開展橫向課題、指導學生參加專業競賽,部分教師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團隊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承擔的設計項目在業界多次中標。近年來,團隊積極開展技師職業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等社會服務,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瞿新忠:副教授,藝術創意學院教學副院長,教育部藝術設計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建設省級在線課程一門,主持完成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課題三項,多年從事影視、數字媒體、攝影攝像等教學工作,發表論文十數篇,作品多次獲專業獎項。
劉星:副教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帶頭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ICAD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騰訊云1+X界面設計職業技能培訓認證講師,本科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碩士畢業于蘇州大學,在加拿大百年理工學院進修學習,具備較強的設計實踐經驗,設計作品多次在專業展覽中獲獎,曾獲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視覺藝術賽項教師組一等獎,發表論文十余篇,多次主持參與企事業單位的設計項目,獲一致好評。指導學生多次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省優秀畢業設計、大學生藝術展演、全國高校數字藝術大賽等專業賽項中獲一、二、三等獎。
李輝:講師、數字媒體藝術和廣告藝術教研室主任,平面設計師,騰訊云1+X界面設計職業培訓認證講師。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長期致力于高等職業教育平面及數字媒體設計類專業教學研究和專業實踐,多次在國家和省級以上設計大賽中獲獎。
王曉麗(王瀟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首批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江蘇省藝術基金評委、江蘇省首批鄉土人才“三帶”能手、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無錫市“巾幗建功”標兵。畢業于中央工藝美院裝飾藝術裝飾雕塑專業,現任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創意學院教授、高層次人才技術技能導師。作品多次榮獲國內外大獎,并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南京博物院、美國克瑞頓大學等多家藝術團體和機構收藏。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推動工藝美術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大師工作室建設、微專業開發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主持并參與多項重大藝術項目,包括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訓項目、美術創作項目、江蘇省藝術基金等。指導學生多次在省級、國家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工藝美術競賽中獲獎。
萬韻:講師,碩士,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騰訊云1+X界面設計職業技能培訓認證講師,廣告設計師考評員。在各類專業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高校數字藝術大賽,獲得二等獎,三等獎等各類獎項10余次,并多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指導學生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獲得校級優秀獎。
鄒丹:中共黨員,畢業于蘇州大學,藝術碩士,國際商業美術師,騰訊云1+X界面設計職業培訓認證講師。長期致力于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研究和專業實踐,具備豐富教學經驗,擅長設計及繪畫創作,繪畫及設計作品多次獲獎,在省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多次指導學生插畫及設計作品獲獎。
屠珍菀:講師,畢業于江蘇理工學院,上海戲劇學院進修,常州市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騰訊云1+X界面設計職業技能培訓認證講師,廣告設計師考評員。在各類專業期刊雜志發表多篇論文,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高校數字藝術大賽獲得國家級、省級一等獎、三等獎若干,獲優秀指導老師若干次;指導學生獲職業技能大賽省級三等獎;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立項結題。
呂寒露:博士研究生,講師,本科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碩、博均畢業于國外高校。藝術創意學院專任教師。長期致力于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相關研究和專業實踐。在核心期刊、省級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
劉艷: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創意學院專任教師。熱衷深耕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專注于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與創意實踐的融合探索。曾在各類專業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個人作品及指導學生作品屢獲省市級專業賽事獎項。具有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曾擔任多家衛視二十余檔綜藝節目的導演及混音師,熱愛行業并致力于推動數字媒體藝術的創新與發展。
張珮瑜:助教,碩士,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專注于藝術設計領域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探索。擅長繪畫創作與設計實踐,作品兼具創意與藝術性,并在省級期刊發表多篇專業論文。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細致的工作態度,在教學中積極發揮作用,助力課堂教學有序開展。
黃堅:副教授,高級產品造型設計師,長期致力于廣告與視覺設計教學研究和專業實踐,作品獲得國家級、省級等獎項,省級優秀畢業設計團隊,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江蘇省室內裝飾大賽等獎項多項,主持、參與省市課題5項,發表核心、省級論文20余篇。出版教材3部,指導學生參加各項大賽獲獎若干。積極參與企事業單位文化提升與品牌策劃課題,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美譽度。
蔡薇:中共黨員、副教授、平面設計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平面設計專業教師,長期深耕于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研究和專業實踐一線,多次指導學生在國家和省級以上設計大賽中獲獎;主持和參與省市級縱向、橫向課題多項;專利授權2項;主編出版專業教材2部、參編專業教材多部;在全國核心期刊、省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張亮:中共黨員,民進會員,碩士研究生,副研究員,廣告設計師,室內裝飾設計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研究方向,意象性美術創作及教學研究,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副主編教材9本,主持兩項省級課題,市級課題若干,指導學生獲得多項省級以上競賽獎項。
唐春紅:講師,工藝美術師,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長期從事高等職業教育藝術類專業教學工作,指導學生多次在設計大賽中獲獎。
王佳竹:中共黨員,講師,碩士。國際商業美術師,多媒體設計制作師。長期致力于高等職業教育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研究和專業實踐。多次指導學生在國家和省級以上設計大賽中獲獎,近年主持及參與省市級科研課題8項,并參與教材編寫與專利授權2項。任教18年來多次被評選為優秀班主任。
李斌:講師,中共黨員。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藝術碩士。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研究會會員。曾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教師繼續教育學院進行職業教育教學法進修學習。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江蘇省工業設計協會會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科普美術家協會理事,師從國家級金壇刻紙代表性傳承人楊兆群,原創剪刻紙作品多次獲獎并被省級博物館收藏,發表專業論文數篇。本人以及指導學生參加藝術設計專業競賽并獲得等級獎10余次。
夏政: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助教,軟件設計師。致力于虛擬現實技術教學研究和專業實踐,在各類專業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和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