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以下簡稱“CMMM”)論壇在上海盛大舉辦,國內外相關領域知名院士、行業領袖、企業精英,圍繞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的普及應用,以“標準升級、海外實踐、生態擴容”為主題,聚焦智能制造最新發展趨勢,分享真知灼見,加強資源對接,助推成果落地。其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國家標準進高校”項目啟動儀式備受矚目,我校成功入選該項目首批十家合作高校,副校長姚慶文受邀登臺,與其他高校代表共同啟動項目。同日,數研院院長盧劍偉教授參加了“CMMM咨詢服務機構閉門會”,這標志著我校在智能制造標準化人才培養與產業服務領域開啟了嶄新篇章,也為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深化產教協同、鏈接產業資源搭建了更高層次的平臺。
近年來,我校積極響應國家智能制造發展戰略與新能源產業升級需求,牽頭組建的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聯動區域內新能源龍頭企業、科研院所與職業院校,構建全鏈條協同生態,同步成立了以CMMM主任評估師、培訓講師盧劍偉教授為院長的常州工業數字化創新研究院,依托聯合體的資源整合優勢,截至目前已成功為廣汽因湃、北汽重卡、煙草行業、TCL、西門子、梅特勒-托利多等五十多家知名企業提供智能制造相關服務,助力企業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實現智能化升級;聯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在國內率先開設了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國家標準為引領的智能制造課程;承辦了全國數字化轉型國家標準(DTMM)培訓班,與武進高新區聯合舉辦了2024年首期智能制造CMMM普及培訓班、與武進區聯合舉辦2025年護航新型工業化網絡和數據安全活動等重要行業活動,為區域乃至全國智能制造領域的人才培養與技術交流搭建了優質平臺,同時也入選了常州市智改數轉網聯服務商,并承建了常州市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
未來,我校將充分發揮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的橋梁紐帶作用,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以下簡稱“電標院”)深度合作,運用其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總體組、智能制造評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CMMM標準實踐案例庫等資源,推動“智能制造“政產學研”一體化生態建設。細化在人才培養上,共建“理論+標準+實踐” 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聯合開發CMMM及智能制造系列教材與課程資源;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促進標準和產業專家進高校、高校師資如企業,聯合打造“能站講臺、能下工廠、能研標準”的智能制造師資隊伍;在基地建設上,依托科研院所與企業產線,沉淀標準案例庫,構建“教培研”一體化平臺,共建智能制造國家標準實訓基地;在成果孵化方面,圍繞產業痛點和科創成果,共論智能制造標準化創新方向,共設智能制造“揭榜掛帥”項目,加快產業實踐與學生教育科研的標準化成果輸出與榮譽激勵,為區域新型工業化與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