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暨2025年工作推進會議。會議通報了全省2024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結果。我校繼續蟬聯省屬高校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第一等次,這也是我校連續第六年獲此殊榮。
2024年,學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以“135”黨建工作體系為抓手,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縱深推進“新能紅盟”與“紅心啟萌”黨建品牌建設,牽引“政行校企研”協同發展,涵養辦學治校良好政治生態。高位推動構建“校-省-全國”黨建“雙創”三級梯度培育體系,通過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和樣板支部、首批江蘇省黨建示范校驗收。入選教育部第四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1個、江蘇省第二批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和樣板支部各1個、全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1個。學校黨委班子被省委評定為“優秀等次”,學校獲批首批江蘇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蘇省綠色學校、第二批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連續7年獲“江蘇教育新聞宣傳工作優秀單位”和“江蘇省教育信息工作表揚單位”。以省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為引領,將年度建設任務與行政工作要點、“十四五”規劃核心指標、“五金”新基建任務、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等融為一體。實施專業動態調整與預警機制,開展專業辦學質量綜合評價,不斷優化“新能源智能制造與服務”專業集群架構,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術專業群獲批第二批省高水平專業群。以打造“國家級樣板”為目標,不斷聚力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產科教資源集聚,深化協同創新發展,全力推進國家級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建設。作為聯合體建設牽頭單位,學校受邀在福建省泉州市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現場推進會、北京市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工作推進會、全省高校領導干部學習培訓班上做經驗交流、成效分享,接待省內外各單位來訪調研60余批次,相關做法得到教育部、江蘇省教育廳等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獲評教育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實施“六大工程”,持續推進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拓寬人才培養渠道,打造高層次人才隊伍。學生獲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金、銀、銅獎各1項,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金獎1項,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金獎2項。立足區域經濟發展,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有效整合資源,集中優勢力量開展有組織科研,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師科研成果在國際頂刊《Nature》子刊發表,實現了我校在科研上的歷史性突破。受邀參加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專題展,典型案例被《會刊》收錄,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學校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教育教學、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發展成果,呈現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展現中國職業教育的應有擔當。學校辦學影響力持續提升,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高標準謀劃“十五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重要指示和殷殷囑托,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和常州市“1028”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需求,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產教融合為主線,以推進“五金”新基建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為服務教育強國建設新局面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作出更大貢獻。(審核:戎曉云、李穎、楊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