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投屏,對著手機喊“請將畫面人物的長發變成短發”,卡通人物瞬間變成齊耳短發;用文字發出一系列指令,要求設計8幅以“煙雨江南”為主題的水墨畫,幾十秒鐘便成像;要求DeepSeek以科研人員的身份搜集近兩年來某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煉、設計出一個專題PPT,幾十秒后出文字結果,操作者再復制到另一個AI軟件Kimi中,選中PPT風格,要求做出PPT,又過幾十秒時間,PPT就生成了……
這就是4月22日上午AI培訓現場出現的精彩而有趣的場面。講座題目為《人工智能的前沿動態與應用》,主講者為我校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海歸博士武棟。不過武棟認為,以上展示的操作案例都很“low”,所以他還講了人工智能重塑社會生態、DeepSeek的場景革命、Deepseek可以做什么、DeepSeek——AI能力的集大成者等系列內容,整場培訓長達120分鐘,聽眾目不轉睛聽得津津有味。有的關工委老同志對“要求DeepSeek以科研人員的身份搜集資料闡述觀點”大為驚訝;有的聽眾對講座中提到的“AI幻覺”特別感興趣,與主講者進行了交流;有的退休教師還要求武博士當場幫助自己完成手機操作。講座過程中,有老教師不斷提問,主講者一一作答。
該培訓由關工委(朝夕學堂)、退管會、繼續教育學院(銀齡工作室)以及信息工程學院四個部門聯合舉辦。主持培訓的學校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蔣新萍解釋,這次培訓的目的是提升關工委隊伍及退休老教師的人工智能運用素養。她表示,這是推進關工委優質化建設的重要一環,便于關工委委員更好地做好關工委工作,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四個部門聯合舉辦人工智能培訓會

培訓會現場

講座PPT之一:DeepSeek可以做什么?

手機投屏,示范如何通過語音指揮手機AI畫畫

武棟博士(左)現場指導老教師進行AI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