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峰
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落下帷幕,隨著我校能源動力賽道參賽隊榮獲高職組銀獎,我校師生代表江蘇出戰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決賽階段的7個項目全部結束,共收獲3金2銀的好成績。
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自2024年由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升級而來,是教育部牽頭、聯合國家部委和事業組織舉辦的一項公益性、國際性職業院校綜合技能競賽。2025年,大賽充分考慮國家產業發展方向、重點行業、民生福祉密切相關產業和生產實踐需要,共設置42個賽道,以“技炫青春 能創未來”為主題,搭建世界職業教育互學互鑒、友好交流平臺,推動培養更多適應新技術變革和產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從省賽選拔到世校賽備賽,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組織校內校外導師團、行業企業專家,對7個參賽項目進行頭腦風暴,優化比賽方案。備賽團隊深入解讀賽制與評分標準、積極備賽,不斷優化設計方案,提高項目的技能性和創新性,打磨展示環節,圓滿完成了本屆世界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的比賽任務。
賽道 | 參賽學院 | 參賽選手 | 指導老師 | 獲獎情況 |
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 | 材料工程學院 | 胡露苗、張靜怡、姚婷涓 | 楊瞻宇、周凱 | 金獎 |
航空運輸服務 | 智能控制學院 | 包昊昱、黃博睿、徐乙軒 | 高雪、劉麗 | 金獎 |
智能裝備應用 | 智能控制學院 | 謝鈞耀、周國慶、龐雨 | 陳偉、施琴 | 金獎 |
智能裝備應用 | 智能控制學院 | 謝成威、沈朗澤、呂婷婷 | 黃祥源、江海天 | 銀獎 |
能源動力 | 智能控制學院 | 宋立偉、袁中政、羅語軒 | 韓迎輝、李永杰 | 銀獎 |
【智能裝備應用賽道】陳偉、施琴老師指導,謝鈞耀、周國慶、龐雨三位學生完成的“磁衡智檢——無框力矩電機磁鋼裝配全息質檢官”項目榮獲金獎。項目針對無框力矩電機轉子制造中磁鋼裝配一致性差、質檢效率低和動平衡難等行業痛點,集成AI視覺、機器人控制與智能算法,自主研發多磁鋼同步裝配工裝、“匠研AI”視覺檢測系統、雙反饋伺服壓裝系統及自適應動平衡校正技術,有效解決了當前無框力矩電機磁鋼裝配存在的難題,逐漸形成了產教融合與智能制造協同創新的行業新范式。黃祥源、江海天老師指導,謝成威、沈朗澤、呂婷婷三名學生完成的“云空智造——車用扁電機刷架智能裝配產線”項目榮獲銀獎。該產線集成2D/3D視覺識別、工業機器人協同作業、工業云聯與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有效突破扁電機生產瓶頸,彰顯了項目的高度智能化與創新性。
【航空運輸服務賽道】高雪、劉麗老師指導,包昊昱、黃博睿、徐乙軒三位同學完成的“云眼哨衛-化工園區智能監測與應急響應系統”項目斬獲金獎。項目以工業園區智能監測與應急響應系統賦能者為核心理念,遵循“需求牽引、技術融合、安全至上、實戰驗證”的原則,通過構建“感知-識別-預警-處置”全閉環的工業級無人機安全智控系統,實現工業園區風險早發現、險情快處置、救援穩投送的綜合目標。
【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賽道】楊瞻宇、周凱老師指導,胡露苗、張靜怡、姚婷涓三位學生完成的“‘鎳’磐重生——數智化賦能廢舊電池資源化”項目榮獲金獎。項目著眼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藍海市場,聚焦三元鋰電池黑粉廢料有價金屬高值化回收關鍵技術,充分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和數字影像等技術,自主開發“鎳濃度視覺識別檢測系統”,首創毫秒級快檢技術,解決了酸浸優化、高效萃取、高值回收中的關鍵技術痛點,顯著提升廢舊動力電池有價金屬資源回收效率與經濟效益,推動了行業技術升級與標準化,充分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
【能源動力賽道】韓迎輝、李永杰老師指導,智能控制學院宋立偉、袁中政、羅語軒三位學生完成的“源隨荷動——光儲充一體化智能微網平衡守護者”項目榮獲銀獎。項目聚焦當下新能源應用的光伏發電、儲能應用、新能源汽車充電3大板塊,充分借助學校在國家級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牽頭單位的作用,從蘇文電能等企業合作項目中挖掘技術和應用創新點,將光伏發電的短期預測、綠能優先的電能調度算法等應用于項目中,顯著提高系統的光伏發電自消納比率及光儲充一體化智能微網運行平衡性。
成績的取得,是我校深入踐行產教融合戰略、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生動體現。依托國家級常州新能源產教聯合體的示范平臺,我校充分發揮校企協同育人優勢,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工匠精神為內核,構建了“產業引領—人才支撐—競賽轉化”的閉環培養體系。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產”的實踐路徑,將企業標準融入教學、工匠精神融入課堂、技術創新融入競賽,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高效對接,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