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28日,材料工程學院舉辦“同心慶華誕,團結繪新篇”國慶主題民族團結教育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創新設計了三大實踐體驗環節,將民族團結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有機融合,吸引了學院100余名師生積極參與,涵蓋漢族、壯族、回族、滿族、布依族等11個民族。
一繩一結編織民族同心結
在中國結DIY活動現場,來自不同民族的同學們兩兩結對,在活動負責人的指導下學習中國結的編織技藝。一根根鮮紅的絲線在指尖穿梭纏繞,漸漸編織出象征吉祥團結的同心結。高分子專業的朝鮮族學生余智海與漢族同學合作完成了一個精美的盤長結,他激動地說:“每編一個結,都讓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會到各民族就像這紅繩一樣,緊密相連、不可分割。”活動現場,同學們還自發將編織好的中國結拼成“76”字樣,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對祖國華誕的祝福。
盛裝合影定格家國情懷
在“我與國旗合張影”創意攝影活動中,同學們身著各具特色的民族盛裝,與鮮艷的五星紅旗創意同框。壯族學生身著絢麗的民族服裝,手舉祝福祖國的標語牌和小國旗;土家族學生身著傳統織錦服飾,在國旗下歡快展示擺手舞的獨特韻味。同學們還自發組成“同心圓”隊形,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些充滿創意的合影,既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又表達了各族青年對祖國的深厚情感。
彩繪匠心傳遞團結真情
在民族風主題掛飾制作環節,同學們充分發揮創意,先在圓形木盤上精心繪制各族人物畫像,然后系上親手編織的中國結,組裝成獨具特色的民族團結主題掛飾,每個掛飾都展現一個民族的特色服飾和文化符號。“此次活動十分有新意,不僅讓我提升了繪畫技能,更深入了解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參加活動的土家族學生楊鑫宇在展示作品時說道。
本次國慶主題活動是推進“三全育人”的重要實踐,通過沉浸式體驗讓民族團結和愛國主義的種子深植學生心田。學院將繼續打造“紅心鑄夢”育人品牌,開展民族文化節、民俗分享會等特色活動,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審核:嵇天培、李穎、楊曌)









